• <td id="58jf4"></td>

    <track id="58jf4"></track>
    <p id="58jf4"></p><table id="58jf4"><strike id="58jf4"></strike></table>
  • <table id="58jf4"></table>
    <acronym id="58jf4"></acronym>
      <pre id="58jf4"><label id="58jf4"><xmp id="58jf4">

    1. 個人中心
      珠海市縱橫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啟左側

      創業圈的那些潛規則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縱橫網絡 發表于 2015-11-2 14:59:2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么是潛規則?吳思在《潛規則》里說:“真正支配這個集團行為的東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F實的利害計算。這種利害計算的結果和趨利避害的抉擇,這種結果和抉擇的反復出現和長期穩定性,分明構成了一套潛在的規矩······姑且稱之為潛規則!痹诓煌袠I,都或明或暗存在著這種潛規則,在互聯網創業圈也不例外:

      1、 注水的用戶產品數據

      一般一個創業項目都會研發自己的App,然后想方設法推廣出去。讓投資人看到數據,拿到更多的錢投入到下一期運營。在各種方式中,最快的刷數據方式就是刷榜。根據刷榜公司的爆料稱,AppStore榜單排名更新時間是不固定的,有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更新一次,甚至可能一整晚都不更新,不過只要時機把握住,一次更新榜單的排名就能沖到前面去。使用不正當手段將應用刷到排行榜靠前的位置,從而引起用戶關注并獲得下載。這種方法其實早期的論壇很早就有了,例如“頂樓主”“好人一生平安”這些都是充滿人文情懷的刷榜。雖然APP刷榜不是很道德,可是參與其中的就是賺錢了,有了錢之后又會用更多的錢去刷榜。

      刷榜工作室的服務內容包括沖榜(就等于是微博的買熱門頭條)、維護(等于是微博的買粉)等細分工種,可以為應用添加評分和評論,甚至可以給競爭對手的應用進行差評。據媒體報道,刷榜分為沖榜和維護排名兩種,其中沖榜方面,沖到AppStore免費總榜的TOP5的價格為2.5萬元,TOP5維持一天的費用分為是2.8萬元。刷榜的手段很多,從早先用軟件刷榜,到后來模擬人工,現在直接變成真人手工刷榜。所以一些專門做刷榜的人應該這樣宣傳:“祖傳刷榜,純手工操作,絕對不含任何科技成分。刷得安心,用得放心!

      不止是用戶數,就連企業銷售額、網站訪問量、客戶轉化率等數據通通可以造假。韓國的整形也不過如此,我們的創業者能把整個網站的客戶都整出來!一度被視為社區O2O標桿企業社區001,從成立到現在,就沒有停止過數據造假的爭論。2014年10月,其天使投資人之一的薛蠻子曾在微博公布,社區001獲得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20億元人民幣。通過這種方式高調回擊造假傳聞。但是很快在今年8月份,媒體爆出社區001多家店已經數月沒有發工資。根據媒體報道,員工說他們通過將電話下單的數據再重復輸入到電腦的下單數據庫里等方式,粉飾數據。但是沒想到他們的苦心沒有等來下一輪融資,O2O的風口就已經過去了。退潮后的底牌被人看得一清二楚。

      2、 浮夸的融資并購消息

      虛報融資額早已是業內已經公開的秘密。很多創業者一般是將融資額翻三到十倍報出,將人民幣報成美元,或者將估值說成融資額。O2O市場、智能硬件領域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估值泡沫比較普遍。辣媽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根據多家媒體分析,號稱C輪融資1億美元的辣媽幫,實際額度大概在3000萬美金左右,虛報融資反而引火燒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除了虛報融資額外,還有一些創業者借助媒體故意散布莫須有的融資信息或并購信息造勢。由于這些信息都屬于企業內部信息,外部的人根本無從核實。

      大家都攀比著虛報融資額度,想在勢頭上壓倒競爭對手。就像小時候,考得不好的時候要是父母問起,會說:“差一點就95分了!逼鋵嵵挥9.5分,名符其實的差一點。不過有時候吹牛逼吹大了,吃虧的還是自己。比如深圳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上午剛剛宣布融資,結果午覺還沒睡醒,投資方就站出來說他們根本沒投資。

      3、花樣繁多的財務造假

      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企業財務造假是常態,當然上市公司也不見得好到哪去,畢竟不造假的話,當初能不能上市都難說。種子期和成長期的企業財務造假現象更是花樣繁多,包含企業營收造假、轉移公司的融資或者利潤等等。

      造假目的,除了為獲取融資外,也可能為欺瞞合作伙伴,或者將公司的資產轉為己有等等。舉個例子,有個創業者人叫張三,他拿了5000萬投資,用其中2000萬去做營銷和推廣。他找了一家叫李四的廣告公司,讓這家廣告公司再轉包給指定的另一家公司,王五廣告。而這家王五廣告其實就是張三自己的關聯公司,這樣可以順利的把錢轉移出去,即使創業失敗了,但是起碼自己還是賺錢了。

      4、惡意攻擊對手無底線

      現在創業者一方面是把自己的數據搞得高高的,把自己的品牌弄得響響的。但另外一方面,會花更多力氣、使用各種手段去打擊競爭對手,比如雇傭槍手寫黑稿、惡意投訴、虛假評論等干擾對方正常運營或者直接潑臟水。

      就在上周,國內音頻市場風波頻發,《喜馬拉雅FM吹牛逼、上黑榜背后:“高位”恐慌?》等幾篇文章傳遍網絡,喜馬拉雅FM在其官方微博發布《關于喜馬拉雅FM被惡意誹謗的聲明》,就系列報道中提及的“涉總局黑榜”、“C輪BP融資資料造假”、“欠債2億”等不實傳言進行了正面回應。并指出,相關攻擊性文章系某友商組織指使“槍手”撰寫發布,并發紅包在朋友圈轉發。據截圖顯示,喜馬拉雅的CEO曾說“友商”是叫昆蟲的那家,應該就是蜻蜓FM。有意思的是,在這幾篇文章中,引用的在今年易觀國際7月公布的音頻排行榜數據喜馬拉雅是第一名,占25.8%。蜻蜓FM為第二名,占21%。但是在之前網絡爆出的材料截圖,喜馬拉雅號稱自己占據市場份額的60%。兩者數據相差得甚遠。還有一份第三方移動數據平臺TalkingData發布《2015移動音樂應用行業報告》,稱喜馬拉雅FM以45%的覆蓋量居同類應用首位。同樣是第三方數據,相差數倍。在業內,付費報告的公正性也一直受到質疑。

      早在今年4月17日,荔枝FM和多聽FM兩個軟件被蘋果Appstore下架。荔枝FM聲明,是被同行惡意投訴以至于在蘋果應用商店下架。緊接著,多聽FM聲明稱,除了惡意投訴導致應用被下架外,競爭對手還通過惡意搶注關鍵詞、惡意刷榜、偽造評論等手段,來干擾甚至抹黑他們的正常運營和品牌。這兩家所說的惡意投訴對象直指喜馬拉雅FM。但是很快,就在6月30日,喜馬拉雅FM發布微博稱,軟件遭惡意攻擊,致在app store被下架。

      5、創業者與投資人相愛相殺

      在很多人看來,獲得投資方的融資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但是要知道,投資其實就是一門生意,投資人永遠都是為了追逐自己的最大利益化才會進行投資的。在這個過程中,投資人會想盡千方百計來擴大自己的權益,尤其是大品牌的基金會更加強勢,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壓低價格,最可怕的是,在折騰創業者很久之后,最后扭頭就走,說現在不適合投資等理由,這樣的項目一般很難在其它投資方那拿到錢,因為有強烈的心理暗示。另外,還有的投資人為了拿到項目情報,假裝投資,反復拷問后一轉身投資了競爭對手。讓創業者防不勝防。

      在去年,口袋購物創始人與紅杉資本公開撕破臉的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樁案例。據虎嗅當時的文章透露:口袋購物獲得王珂獲得3.5億美元C輪融資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了和紅杉的糾葛“后來讓紅杉成為主投資方,但是他們拖了十幾個月之后了無音訊,基本是被放鴿子了!庇捎诒患t杉拖著,既沒有資金注入,又不能轉而尋找其他投資人!凹t杉以前這樣拖死過很多項目,比如ispeak就被拖死了······就是紅杉拖了7個月,最后說我沒想清楚就不投了,其它本來要投的公司覺得既然紅杉沒想清楚那估計是有問題,后來就都不投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互聯網圈也不例外。江湖險惡,各位且行且珍惜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
      專業提供互聯網技術開發和相關業務的科技型公司,整合行業技術資源,利用網絡技術和互聯網服務,為客戶提供企業信息化、軟件開發、電子商務、網絡營銷推廣等專業化服務。
      查看更多 >>

      聯系我們

      • 業務服務:珠海市人民東路440號2幢2樓
      • 技術中心:珠海市南方軟件園西苑B1棟5樓
      • 客服郵箱:vahnet@163.com
      • 業務合作:2536810@163.com
      • 電話傳真:0756-2536810 / 400 863 2080

      版權所有: 珠海市縱橫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網站備案號:粵ICP備10080701號 ) 互聯網整合應用服務 / 營銷推廣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_久久中精品中文字幕_波多野结系列无码观看_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